太近了容易刺痛對方,太遠了又感受不到對方的關懷———
「我們像豪豬一樣生活」
很多童話故事都有這樣的結尾:王子和公主經歷了千辛萬苦終於舉行了婚禮,從此兩人幸福地生活在一起。然而現實生活中卻並非所有的夫妻都是如此。下面是兩個過「週末夫妻」生活的男人和女人的自述。
我和丈夫結婚4年了,4年真真切切的柴米油鹽醬醋茶的生活,讓我們之間的感覺不再是新婚時那樣———時刻充滿著激情和甜蜜,彼此牽手的感覺就像左手握右手。我們的感情完全由愛情轉化成了親情而不痛不癢地維繫著。談戀愛時,每週必看一場電影,現在一個月能有一次散步已經謝天謝地了;談戀愛時,每天起床通個電話,晚上睡覺前也要「電話訴衷腸」,現在我有事打電話去他公司,他送上一句「我現在很忙」,「吧嗒」一聲就掛了;談戀愛時,兩人一起吃飯,他頻頻給我夾菜不說,連魚都是要挑淨了刺才送到我碗裡的,現在我精心準備了晚餐,他筷子胡亂一攪,頂多評價幾句「這個鹹了,那個淡了,這個菜沒洗乾淨,那個炒得不夠嫩」,扔下筷子蹺起二郎腿自顧自看報紙去了……他對我不再是事事體貼入微,整天就想往外跑,和朋友同事泡到深夜12點還不想回家。而我溫柔的脾氣也漸漸被生活的瑣碎折磨得支離破碎,婚姻生活由濃濃的咖啡變成了淡淡的白開水。回過頭來想想,以往的浪漫像家裡的舊相冊一樣,讓人越來越喜歡說「那時候……」
怪不得人家都說,男人從談戀愛到結婚,地位是「從奴隸到將軍」的飛躍。有時候我向閨中密友們傾訴這些,她們表示深有同感,並建議:或許是兩個人在一起的時間長了,缺少新鮮感,丈夫才會這麼麻木。現在不是很流行「週末夫妻」麼,一周裡,5天分開過,只有週末才聚在一起。要不你們也試試?
難道這真能改善婚姻質量?考慮了很久,我想起了那首老歌:「我們要天天思念,但不要天天相見;只需要悱惻纏綿,絕不要柴米油鹽;有共同生活經驗,絕不用共同的房間……」我向丈夫提出了過「週末夫妻」生活,沒想到提議在家庭會議上全票通過。他說,他不用再為晚歸影響我的睡眠感到內疚,我如釋重負,我也不要一下班就像接到火警的消防隊員一樣心急火燎地往家趕,一路上還在痛苦地計劃晚飯的菜譜了。
於是,我們從週一到週四過起了分居生活。在一個人的時間裡,我晚上看書,想看多晚看多晚,單位食堂解決一日三餐,無老公嘮叨之亂耳,無家務繁瑣之勞形,不亦樂乎!我的工作忙碌而充實,每天按自己的愛好、作息表安排生活,過得有滋有味。心情好了,不由得想起丈夫,打電話過去,丈夫的聲音分明很愉快,他告訴我他也很想念我,他現在才發現老婆在身邊有在身邊的好處,很難得他竟然細細關心起我的飲食起居來。一來二往,通電話成了我們的樂事。他甚至有時按捺不住會提出提前見面。
漸漸地,我們覺得越來越能理解對方,越來越欣賞對方,越來越有共同語言了。每到週末,他又會像新婚那會兒一樣,騎車到單位來接我,有時還會出其不意地捧束鮮花給我,送我個別緻的小禮物什麼的。
在相聚的週末時間裡,為了補償5天的分離,我們再也不會在睡覺、看電視中混過去。如果時間寬裕,我們喜歡去酒店開一個房間,讀讀書,游游泳,把手機放在家裡,這2天裡說的話,比以前5天加在一起的都多。小別勝新婚的滋味讓我們回味無窮。而接下來的5天,又都屬於各自,兩個人都認認真真、精力充沛地做好工作。
我們曾一度有恢復住到一起的想法,但權衡再三,還是選擇了週末相聚的生活方式。我們覺得現代人結婚後需要有自己獨立的時間、空間,天天廝守並不利於夫妻感情的維繫和發展。
我記得有這麼一個故事,說是有兩隻豪豬,因為天氣太冷,想以身體靠近取暖,但一方的刺扎到另一方的身體時,大家都感到疼痛難耐,只好分開,可是天氣越來越冷,為了取暖,兩隻豪豬不止一次嘗試靠近又分開,如此反覆多次,終於找出不會刺到對方,又能取暖的恰當距離。用這兩隻豪豬的故事來比喻夫妻之間的距離再恰當不過,太接近了容易傷害到對方,太遠了又感受不到對方的關懷,最好是有點粘又不會太粘。「週末夫妻」把我們的多重角色的壓力分解了,讓人游刃有餘而心情愉快。同時,距離使我們夫妻產生了更多的美感,而忽略了在一起生活時的種種不滿,讓夫妻關係更輕鬆,更融洽。「週末夫妻」,我們要繼續做下去。
老婆在身邊時,我嫌她;老婆不在時,我被家務事攪昏了頭———
「嘮叨其實是一種幸福」
我和現在的老婆蓮是大學裡認識的,學的都是電子專業,我比她高一屆。因同是學生會幹部,我們接觸的機會比較多,週末的時候經常一起出去爬山,看電影,打羽毛球。那時最幸福的就是等「週末」。感情基礎在大學幾年已經比較堅實。畢業後我回岳陽老家電力公司上班,她也在次年回益陽某中學教書,我們開始了「週末情人」的生活。距離增加了思念的強烈度。我們天天通電話,平時裡看書看電視搜集「甜言蜜語」發給對方。當時蓮的父母並不太樂意我們結婚,主要是認為隔得遠,彼此又放不下工作。蓮對我的感情很深,冒著與父母斷絕關係的風險,決心非我不嫁。我非常感動,前後十次上門向岳母娘求情,承諾一定好好待她。
26歲時我們終於結了婚,開始了我們的「週末夫妻」生活,每週一起盼著到週五,日子在等待中度過,很充實,很幸福。在岳陽和益陽兩個小城市之間交替著度過寶貴的週末時光,似乎又回到大學時戀愛的情景了。我們相見之後,彼此把一周來的喜事笑話說給對方分享,也把一周碰到的困難和挫折都說給對方聽。
這樣美好的日子大概持續了一年的樣子。一個深夜裡,岳母娘一個電話打過來,罵得我狗血淋頭,「你這沒良心的,結了婚,還把人丟在這邊不管,蓮都有快三個月的身孕了,你都不知道。今晚她高燒近40度,要不是我把她送到醫院去,恐怕有大危險的……」摔下電話我連夜打車到益陽,見到了淚淅淅的蓮,我緊緊地抱著她。岳母娘在一旁呵斥,「都快做爸爸的人了,還這樣妻離子散的,成什麼家的樣子?」頓時,強烈的責任感被喚醒———我應該為蓮營造一個安穩的「家」。
一個星期後,我把蓮介紹進了岳陽某私立中學教書,並借錢買了單位的商品房,結束了我們的「雙城夫妻」的生活。從「週末夫妻」變成了「全日制夫妻」。蓮臨產前,我盡了作丈夫的責任細心照顧她。我們朝夕相處,享受到了甜蜜之感。可自從有了女兒小莉之後,蓮一心用在了她身上,儘管我們請了保姆,但蓮很少像以前那樣陪我看電影和散步了。平時在單位還有說有笑的,回了家之後只看看電視報紙,很少親密地談心,蓮成了沒有激情的「主婦」了。以前幾天見不到面,可天天在想她;現在從早到晚碰頭,可幾天都感覺不到對方存在。孩子剛學會說話走路,蓮就忙著給她作「教輔計劃」,每天晚上孩子尿床哭鬧,厭煩膩心之感充斥我的整個頭腦。我常常一個人在辦公室裡回想以前「每等五天,就能享受兩天」的生活。
正逢公司業務需要,我去長沙出差幾天。本想借此機會在外多住幾天,沒想到第二天晚上我就想起了家。俗話說「小別勝新婚」,一定也不假。回家後,我向老婆建議過「週末夫妻」的生活,平時我吃住在單位,星期五回來。蓮的回答讓我大吃一驚,「我不想過什麼『週末夫妻』生活。以前兩地分居,那是迫不得已,你不知道我一個人在益陽的時候,每次從窗戶裡看見學校其他老師夫妻成雙成對的散步、買東西,我就想起我們在一起的情形。而自己孤零零地在空蕩蕩的房子裡時,那種感覺讓我心寒。你出差那幾天晚上,我一聽到門窗響,就像回到以前獨居時的房子裡了,嚇得我臉都白了。現在外面人吹『週末夫妻』是新時尚,那種風氣你不要跟。我看那些人是有錢沒地方花,有家不住去開房。過日子本來就是平平淡淡的,哪有那麼多新鮮感,有些純粹是年輕人找外遇的借口。」我被說得冷了一截,本想談談「週末夫妻」生活如何的好,沒想到蓮對「週末夫妻」生活的體驗與我竟有如此大的懸殊。
直到後來,我才理解並感受到了她的想法。那是去年暑假,岳母生病,蓮回去照顧,把孩子留給了我,這下可把我給煩死了:一大早要為小莉準備早餐,要注意營養和口味,早上送她去,下午又要去接,回家後,孩子吵著要吃雞翅,好不容易買回來了,她又說不餓了,要我講故事,上廁所也要我在一邊陪著———我那幾天傷透了腦筋,才體會到了家務瑣事真折磨人,要是我天天泡在這些家務事裡,還有什麼激情可言呢?細細想來,這幾年內內外外的家務事,特別是帶孩子,蓮幾乎是一手操勞,才讓我安安心心工作,順順利利地從一個小員工陞遷到副經理。原來蓮在平淡乏味的生活背後付出了很多!於是我不再提「週末夫妻」的事了,因為我心裡充滿了對蓮的感激。
現在我對平淡的生活有了新的體驗,有句這樣的話說,「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日常生活雖然很平淡,但蘊涵著的儘是幸福,需要你去回味。比如老婆天天嘮叨要你少喝酒,少抽煙,出門要注意別著涼等等,這約束其實就是一種幸福。我們結婚後,客觀原因決定了可能會出現「兩地分居,週末才能相見」這種情況,也可能因公事外出幾天,所以就覺得見面時特別有感覺,那是因為我們有很深的感情基矗如果彼此感情已經很冷了,刻意地去製造新鮮,追求刺激,刻意去製造「週末夫妻」的模式,是沒有必要的。現在我們一家天天在一起,同樣可以過「週末夫妻」生活——「工作日」時用心上班,到週末了可以調劑一下,全家三口一起上街買東西,陪孩子逛公園、動物園;也可以把孩子送給父母帶,享受一下兩人世界的樂趣。比如一起去看電影、喝咖啡、跳跳舞等,我們彷彿又回到「等週末」、「等放假」的初戀時代、學生時代了。
(家庭導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