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年,每到高考衝刺的時候,一些宣傳就把高考「忽悠」成一場危機,再把一些心理醫生包裝成「高考專家」。據筆者調查,現在有一些心理醫生被稱為知名「高考專家」每小時的咨詢費已經由幾年前十幾元、幾十元,一路飆升到數百元,甚至超過了一千元。
到心理醫生那裡臨時「抱佛腳」的學生和家長呈現兩個特點。一個是學習成績好、學習目的比較明確的學生,臨時由於臨考前遇到一些小的挫折,出現心理偏差導致學習成績出現比較大的波動,如同一個優秀運動員在即將出發的時候,鞋帶開了,亟待解決的是有人提醒他「鞋帶開了」。另外一種則是平時學習方法不得當,厭學心理很重,沒有緊迫意識的孩子,需要醫生幫助孩子「起死回生」。
厭學有如雪上積霜,並非一日之寒,但是一些家長就是不明白這個道理,總是帶著幻想,聽說別人的孩子到心理醫生那裡咨詢以後,高考比一模的成績提高了幾十分就欣喜萬分,於是對某某心理醫生崇拜有加,在醫院掛不上號,就輾轉通過一些中介機構得到當面咨詢的機會。但高考畢竟有輸贏之分,在心理醫生的幫助下,厭學的孩子縱然可以把心態調整到一個比較穩定的狀態,有的孩子信心十足。但是,沒有知識的積累,單純靠「強心針」,顯然不能如願以嘗。
即便學生考不上好大學,也很少有家長和學生去心理醫生那裡找說法,投訴更是沒有依據。與其他科室相比,心理咨詢不承擔醫療風險,也不接受類似「治癒率」的考核,心理門診利用高考咨詢促進了部門承包指標的完成和醫院的知名度。筆者建議,應該吸取國外的一些成功經驗,引導公眾通過心理俱樂部的形式解決生活和學習中的難題,不要把學習障礙和考試壓力堆積在醫院。同時,規範心理醫生的職責範圍,讓綜合醫院的心理醫生主要起分診的作用,用精神醫學知識和輔助手段辨別求醫目的,幫助其建立求醫的綠色通道,引導及時解決精神上的痛苦。
(張東)
《健康時報》 (2005年04月28日 第十七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