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第二個世界預防自殺日。專家提醒,平日生活中常見的不良行為,諸如懶散、酗酒等,很多時候也是一種無意識的隱性自殺行為。這類自我攻擊也是人的心理隱患,應得到重視。
今天上午,記者從自殺干預義務心理咨詢現場瞭解到,自殺者的心理危機是一個鏈條式的反應過程,一天的咨詢並不能完成自殺干預任務,也不能解決有不良生活習性如酗酒等隱性自殺行為者的心理障礙。因此,自殺干預還需要整個社會的共同努力。
復旦大學心理研究中心主任孫時進教授表示,自殺是一個連續譜,從不自殺到有自殺企圖、到進行自殺準備、最後自殺成功有許多環節,真正有自殺打算的人,今天未必會來尋求心理咨詢,但這個連續譜上任何一個環節,都應該成為自殺干預的對象,如此,才能防微杜漸。
孫時進提出,不同地區人群的自殺特點與該地區的經濟、政治、文化發展水平有密切關係。在西方,80%至90%的自殺是精神類疾病引起的,而在我國,只有不到60%的自殺者系精神病患者,大量的自殺者是由於社會環境、家庭狀況、個人心理素質所造成的,尤其是「社會示範型自殺」行為,近年來逐漸表現出上升趨勢。
身價上千萬的某成功人士,雖然在商界頗有建樹,然而,他認為這種成功並不是他最終要追求的生活,每天鬱鬱寡歡,有一天,他突然選擇終結生命,其死亡引起一片嘩然。孫時進表示,這種「示範型自殺」例子並不罕見,自殺者通常是有靈性、聰明敏感型,一般人認為正常的現實生活,他們卻能覺察到理想與現實的差距,內心衝突更激烈,但由於責任心、道德感較重,無法隨性安排自己的生活,最後採取極端措施。(記者 陳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