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魚,最好選小的

生活小常識大全,生活中的小竅門

請輸入查詢關鍵詞:

買魚,最好選小的

買魚,最好選小的

淡水魚選草魚等弱小的海水魚選年齡個頭小的

據“美國網絡醫學博士”網站10月6日報道,美國“全國健康母親、健康嬰兒聯盟”一項研究表明,為保證嬰兒大腦健康發育,孕婦和哺乳期婦女每週應至少消費12盎司(373克)的魚類或海鮮。而這一建議,剛好與FDA(美國食品和藥品管理局)幾年前發出的不超於12盎司的警告相反,當時的數量是根據潛在水銀污染量計算出來的。

從“多寶魚”事件,到“鰻魚硫含量超標”和“陽澄湖大閘蟹致癌”,水產品安全問題一度被炒得沸沸揚揚,老百姓開始開始有些不知所措。什麼魚最安全呢?本報記者連線了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王存信教授、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何計國、馬長偉教授以及廣東省珠江水產研究所副所長羅建仁,為大家答疑解惑。

疑問一:現在都說水污染嚴重,是不是最好不吃魚了?

何計國認為,目前,由於工業廢料排放入海,不少海洋水域受到污染,使得在其中生活的魚類容易受到汞污染。但老百姓沒必要因噎廢食。隨著我國進口檢驗檢疫力度加大,只要是正規渠道銷售的魚,一般來說都可以放心吃。

王存信表示,目前市面上的魚類,有近海養殖,也有深海養殖,但多在網箱中生存,除非海域受到赤潮或別的污染,一般不容易感染毒素。到目前為止,中國還沒有發現因食用藥殘量超標的海、水產品而發生不良反應的事例。此外,還有食用量的問題,有些有害藥物要達到一定量才會對人體產生危害。

疑問二:深海魚和淡水魚哪種更安全呢?

王存信說,從安全性上來說,排列順序應該是海水魚、淡化養殖海水魚、淡水魚。這是因為,海水流動性大且含鹽量高,其本身具有殺菌作用。其中,三文魚等深海魚又比近海魚更安全,其營養價值也是其他魚所不能比的。江河水質相對更容易受到污染,寄生蟲含量會多,感染係數則比較高。淡化養殖海水魚的安全性介於二者之間。

馬長偉則表示,無論是海水魚,還是淡水魚,關鍵看養殖環境是否符合要求,只要不是在受污染水質中養殖、捕撈的魚類,都是安全的。目前,國際上流行食品安全溯源制度,每條魚從出生、成長,到如何捕撈、加工,直到上了飯桌都有歷史記錄,有整整一個鏈條的監督體系。

疑問三:怎麼挑選放心魚?

何計國建議,1.觀魚形。污染重的魚,形態異常,有的頭大尾小,脊椎彎曲甚至出現畸形,還有的表皮發黃、尾部發青。2.看魚眼。飽滿凸出、角膜透明清亮的是新鮮魚;眼球不凸出,眼角膜起皺或眼內有淤血的則不新鮮。3嗅魚鰓。新鮮魚的鰓絲呈鮮紅色,黏液透明,具有海水魚的鹹腥味或淡水魚的土腥味;不新鮮魚的鰓色變暗呈灰紅或灰紫色,黏液腥臭。4.摸魚體。新鮮魚的表面有透明黏液,鱗片有光澤且與魚體貼附緊密,不易脫落;不新鮮魚表面的黏液多不透明,鱗片光澤度差且較易脫落。5.掐魚肉。新鮮魚肉堅實有彈性,指壓後凹陷立即消失,無異味;不新鮮魚肉稍呈鬆散,指壓後凹陷消失得較慢,稍有腥臭味。6.看魚腹。新鮮魚的腹部不膨脹,肛孔呈白色、凹陷;不新鮮的魚肛孔稍凸出。

何計國還教給大家一個挑魚的竅門,在挑選淡水魚時,應盡量選擇“小”魚,即生物鏈底層的魚類,比如草魚、大頭魚等,它們一般靠吃水草生存,相對於石斑魚、鱸魚、桂魚等兇猛吃肉的魚類,體內有害物質含量比較低,因而相對安全。對深海魚來說,由於其體積一般較大,因而,吃“小魚”比吃“大魚”安全。這裡的“小”,指年齡小,也指個頭。魚的體積越大,含毒量也會較高。

共2頁:1[2]

生活小常識大全
實用查詢
文學資料
健康知識
起名參考
每日黃歷
黃歷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