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看待藥物不良反應

日常生活健康小常識,健康生活小常識

請輸入查詢關鍵詞:

理性看待藥物不良反應

近年來,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藥物的廣泛使用,藥源性危害越來越明顯地凸現。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各國住院病人發生藥物不良反應的比率約在10-20%,其中有5%的患者因為嚴重的藥物不良反應而死亡。在全世界死亡的病人中,約有1/3的患者死於用藥不當。曾有報道,美國住院患者的嚴重藥物不良反應發生率為6.7%,致命的藥物不良反應發生率為0.32%。1994年,藥物不良反應致死居社會人口死因的第4位,在心臟並癌症、中風之後。

對待用藥存在兩種極端。一些人把藥物看作「靈丹妙藥」,完全依賴藥物治療疾病,認為藥物有病可以治病,沒病服藥也可健身,不合理的隨意使用,甚至追求包治百病萬能藥;而另一些人則將藥物看作是洪水猛獸,害怕藥物不良反應,盲目不服藥或少服藥,延誤疾病的治療,導致不應有的損害。這些都是人們對藥物片面的認識導致的。

絕對不能「因噎廢食」

正確處理藥物不良反應是降低藥物不良反應危害的重要前提。藥物不良反應是因年齡、性別、身體健康的程度等不同,而有不同的影響。只要正確合理的使用藥物,加強藥物不良反應監測將會大大減少藥物不良反應的危害。絕對不能「因噎廢食」,由於害怕藥物不良反應,而盲目不服藥或減少劑量,這樣只會延誤治療,帶來嚴重後果,甚至也會帶來藥物不良反應。例如:盲目減少抗菌藥物劑量,藥物不能達到發揮療效的劑量,不但不能發揮殺菌作用,而小劑量的藥物又可以使細菌產生耐藥性,導致嚴重後果。

確保合理用藥

首先,要知道藥物的作用往往不是單一的,可能會有我們未曾發現的不良反應。許多藥物的不良反應料想不到,也無法預測,具有潛在危險性,卻不經常發生。可能是因服用藥物過量、患者本身對藥物的過敏反應,大部份是原因不明的。若能對藥物作用機制,瞭解的愈透徹,醫療用藥的安全性也愈高。

其次,要認識到每個人對藥物的反應不同,有些人特別容易受到藥物不良反應的傷害,這些高危人群有:老年人、孕婦、嬰兒和兒童、肝臟疾病患者、腎臟疾病患者、罹患多種疾病患者。這些患者用藥時要更加謹慎。

還有,有些藥物會與食物、酒精、其它藥物交互作用,產生不正常的反應。故服用藥物時,必須先仔細閱讀藥物說明書,向醫師詢問處方藥的交互作用。

中藥同樣有不良反應

很多人認為中藥是「安全」的,不良反應很少。其實不然,中藥同樣也有不良反應,有些還很嚴重,尤其是中藥注射劑的過敏反應和輸液反應非常常見。國家不良反應監測中心第4期《藥物不良反應通報》中,共通報了8種中藥,其中有清開靈注射液、雙黃連注射液、葛根素注射液、穿琥寧注射液、參脈注射液、魚腥草注射液等6種。

祖國傳統醫學中所說的「是藥三分毒」就是對中藥不良反應的很好概括。中成藥製劑的長期毒性、急性毒性作用是藥檢部門重要的考核項目。不少藥品、保健品廣告中宣揚的「純天然制劑,無毒副作用」,是對消費者的一種誤導。?

健康小常識
實用查詢
文學資料
健康知識
起名參考
每日黃歷
黃歷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