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性缺鐵性貧血

日常生活健康小常識,健康生活小常識

請輸入查詢關鍵詞:

營養性缺鐵性貧血

營養性缺鐵性貧血是由於體內鐵缺乏致血紅蛋白合成減少而引起的一種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

病因和發病機理

1、先天儲鐵不足 早產、雙胎、胎兒失血、母患嚴重缺鐵性貧血等均可使胎兒、新生兒儲鐵減少。

2、鐵攝入量不足 是缺鐵性貧血的主因。人乳、牛乳、穀物中含鐵量均低,應及時補充鐵豐富的食物。

3、生長發育快 嬰幼兒尤其是早產兒生長發育快,如果未能及時添加含鐵豐富的輔食,則很易缺鐵。

4、鐵吸收障礙 食物搭配不合理可影響鐵的吸收;慢性腹瀉增加鐵的排泄。

5、鐵的丟失過多 長期小量失血可致缺鐵;鉤蟲並腸息肉等;飲用未經加熱處理的鮮牛奶可致嬰兒對蛋白過敏,引起小量腸出血。每失血1ml損失鐵0.5ml。

臨床表現

1、一般表現 皮膚粘膜逐漸蒼白,以唇、口腔粘膜及甲床和手掌最為明顯。易疲乏無力,不愛活動。年齡較大兒可訴頭暈、眼前發黑、耳鳴等。

2、髓外造血表現 肝、脾可輕度腫大,年齡越小,貧血越重,病程越久,肝脾腫大越明顯。

3、非造血系統症狀

1)消化系統症狀 食慾減退,少數有異食癖,如喜食泥土、牆皮、煤渣等,常有腹瀉、嘔吐等。可出現口腔炎、舌炎或舌乳頭萎縮。

2)神經系統症狀 常有煩躁不安或萎糜不振,年長兒精神不集中,記憶力減退,智力多低於同齡兒。

3)其他 可出現反甲現象;常合併感染。

診 斷

1、 病史、臨床表現;

2、 血象:呈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血紅蛋白降低比紅細胞減少明顯,血塗片可見紅細胞以小細胞為多,白細胞、血小板一般無特殊改變。

3、 必要時可做骨髓檢查;鐵代謝的生化檢查有確診意義;用鐵劑治療有效可證實診斷。

治 療

1、一般治療 加強護理,防治感染。

2、病因治療 改善餵養,適當增加富含鐵質的食品(如動物血、瘦肉、蛋黃、豆制口等),注意飲食搭配,如肉、菜搭配利於鐵的吸收,有偏食習慣者,應予以糾正。查因並去除病因,如治療腸道失血,驅鉤蟲等。

3、鐵劑治療

1) 口服鐵劑,最好於兩餐之間服藥,同時口服維生素C,有利於鐵的吸收。鐵劑應服用至血紅蛋白達正常水平後2個月左右再停藥。

2) 注射鐵劑指征:診斷肯定,口服鐵劑無效,或口服後胃腸道反應者,或由於種種原因不能口服者。因較易出現不良反應,應少用。

4、 輸血 重症貧血並發心功能不全或明顯感染者,可靜脈輸給濃縮紅細胞,以盡快改善貧血狀態。

預防與保健

1、做好餵養指導:提倡母乳餵養,及時添加含鐵豐富且鐵吸收率高的輔食品,如肝、瘦肉、魚等,並注意膳食的合理搭配。

2、嬰幼兒食品加入適量鐵劑進行強化,

3、對早產兒、低體重兒應及早給予鐵劑預防。

健康小常識
實用查詢
文學資料
健康知識
起名參考
每日黃歷
黃歷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