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人們早已對老年人脾氣性格、行為方式的改變見怪不怪、習以為常,似乎它就和人的生老病死一樣是天經地義、順理成章的事。其實,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理智、尊嚴地活著,直到生命終結的那一天。這種願望是完全可以實現的,關鍵在於你是否擁有一個快樂的童年和注意養生保健的中年。所以,不做「老小孩兒」需從童年和中年開始。相信此文對於中老年朋友有一定的啟發。
近日,來哈爾濱醫大一院心理咨詢門診就醫的老年人占60%。為此,該院精神與心理學專家胡建教授提醒市民:初冬是老年人心理障礙性疾病的高發季節,人們在關心老年人身體健康的同時,更應多關心他們的心理健康。
「老小孩兒」成因:「高層指揮」失控
在哈醫大一院心理咨詢門診,一位因患腎病住院的64歲的張先生,在兒子的哄騙下來就診。老人認為自己的病比醫生的診斷要重得多,他除頭暈、記憶力減退外,還總感到周圍的人在議論他,有時他甚至躲在門縫後面偷聽母子談話。
一位80多歲的老翁,在兒媳面前方能「一本正經」,但在幾十歲的女兒面前卻時常「非禮」;另一位幻想跟兒媳搞「對像」的老翁,經常將寫好的「情書」偷偷放進兒媳的鞋裡。
一位有收集破爛癖的老人,經常把外邊的磚頭石塊、廢銅爛鐵拾回來當成「黃金珠寶」珍藏,弄得家裡像個廢品收購站。
胡教授介紹,「老小孩兒」即老年心理障礙的成因是「高層指揮」失控所致。一是導致錯誤認知:許多老年人由於受高血壓、動脈硬化、腦梗塞等疾病的影響,大腦皮層軟化,進而神經高級指揮中樞功能減弱或破壞,導致老年人對事物的認知功能下降。二是低級本能過度釋放:食、性、防禦是人的三大本能,隨著年齡的增長,高級神經中樞不斷完善及社會道德法規的熏陶,其低級本能便會逐漸被高級情感所抑制。但是,當人進入老年後,由於遺傳、疾病等原因,致使大腦高級神經中樞提前「下課」,那些平時受抑制的低級本能便會過度顯現出來,具體表現為對吃、對性的過度渴望與對人、對疾病的過度防禦,以至於發生許多常人無法理解的思維與舉動。
健康+快樂童年=幸福老年
為什麼有的老人直到生命終止前仍然非常慈祥、理智,沒有任何低級本能過度釋放的病症呢?胡教授認為:一是由於養生得當。這些老年人在中年時便重視自身的養生保健,其大腦很少受到高血壓、動脈硬化、腦梗塞等疾病的「蠶食」。二是由於兒時心理發育健全。他認為,人的心理路程就是一個圓,是一個從童年到老年再回到童年的過程。童年的快樂決定了老年的幸福。如果童年時期對快樂的企盼沒有得到合理的滿足,由此引發的極度飢渴便會在大腦中留下深深的印記,即使成年修煉得再高雅、脫俗,到了老年,高級神經中樞一旦「下課」,其心理仍會慢慢回到原有童年的飢渴狀態,從而引發低級本能的過度釋放。
另外,胡教授還強調,老年人幸福感的有無,主要取決於他童年時快樂信息儲存量。假如一位老年人的大腦裡曾儲存過兒時捕魚、玩狗、種瓜等快樂信息,到了老年他仍會在養魚、種花、遛狗的過程中感受到這種快樂並樂此不疲。這就是為什麼許多生活條件並不優越的老年人,其內心卻充滿幸福感的原因所在。
老年人心理健康不可忽視
有專家預測,再過20年,全球10大疾病中現排行第3位的心理疾病將上升到第2位。在這越來越龐大的心理疾病群體中,老年心理疾病處於被忽視、被誤解的境地,主動就醫的老年人寥寥無幾。因此,胡教授呼籲社會多建立老年俱樂部,讓那些興趣、閱歷相同,愛好相似的老人聚在一起互相表演、互相欣賞、互相感染。讓老年人能在接觸青年人、接觸社會的過程中,心理健康、延緩衰老。
作為老年人的「後備軍」———中年人,應格外珍惜現在所擁有的健康身體及大腦,以健康的生活和行為方式將疾病和衰老拒之門外。
童年是老年的一面鏡子,那些過度嬌慣、溺愛或是「不打不成材」的舊觀念,將剝奪本屬於孩子的童年快樂,在他們的心裡刻下難以修復的印記,為老年的生活埋下心理障礙的「禍根」。因此,希望父母們都能明白「為孩子營造一個快樂的童年,就等於送給孩子一個幸福老年」的道理。
《健康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