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為何怕冷又怕熱

日常生活健康小常識,健康生活小常識

請輸入查詢關鍵詞:

新生兒為何怕冷又怕熱

剛出生的新生兒,離開母體來到人間這個新環境中,對外界氣溫的變化是極為敏感的。尤其是寒冬臘月出生的嬰兒,溫度的高低直接影響到寶寶的安危,不可不慎!

新生兒皮脂硬化症

新生兒身體稚嫩,神經系統功能不完善,體溫調節中樞功能較差。按體表計算,每公斤體重面積要比成年人多達2.7倍。因體表面積相對較大,皮下脂肪層較薄,特別是早產兒體內棕色脂肪含量少,產熱貯備力不足,加上新生兒的脂肪中不飽和脂肪酸含量比成人低,容易發生凝固。如護理不當,受到長時間的寒冷刺激,體內熱量就會大量散失。當體溫降到35℃以下時,皮下脂肪組織就會發生凝固,皮膚變硬。這時患兒全身冰冷、體溫不升、表情淡漠、嗜睡,小腿和大腿外側、臀部、下腹部、胸背部、面頰部及上肢的皮膚發硬、光滑、冰冷,呈暗黃色或青紫色。用手觸摸患兒皮膚,有年糕團樣或硬橡皮樣感覺。如果用手指按壓皮膚,有凹陷者,說明有水腫,則為"新生兒硬腫症";不出現凹陷者為"新生兒皮脂硬化症"。這種病對新生兒威脅極大,多數患兒可因並發肺炎、敗血症、瀰漫性血管內凝血或肺出血等病而死亡。本病死亡率達35~50%。

在新生兒皮脂硬化症的治療上,首要一條是復溫。室內溫度應保持在26~28℃;用棉被包裹身體,外面放熱水袋,水溫由40℃逐漸增加到60℃。重症患兒應放入暖箱中復溫,或用微波復溫。只要在12~24小時內體溫能上升至正常,大多數是可救活的。此外,應及時給患兒靜脈輸入葡萄糖和能量合劑,補充維生素C、K、E等;還應注意改善微循環,糾正酸中毒,抗感染及止血等。

預防的關鍵是防寒保暖。室內溫度一般應保持在25℃以上,早產兒則不應低於30℃。此外,衣著要包裹好,還要注意餵養,補充熱量及水分,增強孩子的抗寒能力。

蒙被過暖引起窒息綜合征

數九寒天,有人怕孩子凍壞,除了穿上新做的棉衣外,還用棉被蓋得嚴嚴實實,身子底下鋪上電熱毯,再加熱水袋保暖。殊不知,愛過分則為害。新生兒蒙被過暖窒息綜合征就在這種情況下發生了,其表現是大汗淋漓,全身皮膚發燙,體溫達40℃以上,面色蒼白或青紫,神志不清,兩眼發直,四肢僵硬,反應遲鈍或昏迷,因出汗多,皮膚粘膜乾燥,摸上去似硬皮樣。病情嚴重的患兒常因繼發內臟出血或顱內出血而死亡。

此病何以這樣凶險呢?這是因為嬰兒的代謝旺盛,能量需求相對比成人高,需要的水量比成人大,但對缺水缺氧的耐受性卻比成人差。孩子和媽媽睡在一起,頭部也常被蒙在被窩裡邊。當被窩內溫度過高時,身體散熱困難,為了調節體溫,就以大量出汗來散熱,嚴重者造成脫水,甚至循環衰竭,危及到各臟器的功能。此外,被窩裡極易引起缺氧,時間久了,腦子因缺氧會迅速發生腦水腫,顱內壓增高可引起抽搐,抽搐又加重氧的消耗,造成惡性循環。腦細胞脫水加上缺氧,引起腦組織變性壞死、顱內或蛛網膜下腔出血或硬膜下腔積液等一系列病變,還會引起肺栓塞、消化道出血、肝壞死等。僥倖存活的患兒,因腦組織損害嚴重,會留下智力低下,運動障礙、聾啞、呆傻、癲癇、癱瘓等後遺症。

一旦發現孩子發生窒息綜合征後,應急送醫院搶救治療,給予吸氧、補液及糾正酸中毒,並根據症狀不同採取對症療法,盡力挽救患兒生命。預防辦法是,莫讓寶寶過暖,更不可蒙在被窩裡睡覺。

由此可見,過冷過暖都會給孩子帶來危害。因此,在寒冷季節裡,年青父母一定要學會科學育兒,冷暖適宜,讓寶寶安全地度過冬天。

健康小常識
實用查詢
文學資料
健康知識
起名參考
每日黃歷
黃歷查詢